钢笔论坛

标题: 老话题,最近在读的书,顺便问个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19:01
标题: 老话题,最近在读的书,顺便问个问题
年前买了《全球通史》上下册,《追风筝的人》,《大英博物馆简史》以及《小王子》、《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几本是纸质版的书。此外还有电子版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和第二部,周希克翻译的。
但是有些书看完了却不知道所说的东西,隐隐约约有一些想法却不知如何表达。有的只能记住个大概,有的则记不住说的东西。
很是羡慕那些谈话时能随手拈来的,在这问下一本书大家都会看多少遍,或者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作者: 村中猫猫    时间: 2015-4-2 19:09
红楼反复看过十几遍,依然觉得没怎么看懂
作者: 划下须臾    时间: 2015-4-2 19:31
喜欢的就看多几遍。就我而言,看书并不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没有说非得从中看出什么道理。
适合自己的自然而然地会从中感受到什么。不适合自己的,产生不了共鸣的,也不强求。
作者: donpen    时间: 2015-4-2 19: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anjianlu    时间: 2015-4-2 19:47
有意思的,我一般每3年重读一遍。
作者: zzx903820617    时间: 2015-4-2 19:51
看最多的也只有3遍半。。。。自己感觉理解了或者没意思了就不看了呗。你又不专业评书,何必呢。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0:10
donpen 发表于 2015-4-2 19:34
听梁文道谈起过他读书的情况:关掉手机,一个下午坐着不动,每天如此。我想看书主要还是要专心读进去,而且 ...

我一般是看完一本在看另一本。有时候会交叉着看

作者: 背后是7号    时间: 2015-4-2 20:24
上面6本读过4本,哪个应该是《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把
作者: chen1919    时间: 2015-4-2 20: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ght0018    时间: 2015-4-2 20:54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1:02
要谈资吗?还是书读得少了,先量上去,不必求甚解,待量积累足够了,再去理会所谓涵义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1:05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1:02
要谈资吗?还是书读得少了,先量上去,不必求甚解,待量积累足够了,再去理会所谓涵义

Soga。话说今天寄了没~~

作者: wangwzwc    时间: 2015-4-2 21:06
这个得看你兴趣吧,《乌合之众》我就很喜欢,虽然看的次数不多,但是记忆深刻,聊天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提到。  如果看了不感兴趣,那就很难记得住.....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1:25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1:05
Soga。话说今天寄了没~~

晚上才回家,明天寄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5-4-2 21:28
我觉得还是讨论下用什么东西看书比较好玩。我们都是器材党。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1:29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1:25
晚上才回家,明天寄

好哒~~~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1:31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4-2 21:28
我觉得还是讨论下用什么东西看书比较好玩。我们都是器材党。

我现在是纸质书+ipad mini 2。手机也会看一些

作者: 关山飞度    时间: 2015-4-2 21:34
乌合之众是小猫推荐的哈
作者: komox    时间: 2015-4-2 21:39
读书随缘莫强求
作者: 孤单~徘徊    时间: 2015-4-2 21:59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4-2 21:28
我觉得还是讨论下用什么东西看书比较好玩。我们都是器材党。

我一般是用眼睛看。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00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1:31
我现在是纸质书+ipad mini 2。手机也会看一些

快上kindle voyage
买了求蹭摸


作者: zmt    时间: 2015-4-2 22:01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4-2 21:28
我觉得还是讨论下用什么东西看书比较好玩。我们都是器材党。

发帖问,什么条件的光源看书感觉最好

作者: zmt    时间: 2015-4-2 22:01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00
快上kindle voyage
买了求蹭摸

上次我摸了下机器,现在真想把paperwhite扔了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02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00
快上kindle voyage
买了求蹭摸

求支援,不多,支援我一半就好。要不咱俩凑份子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02
zmt 发表于 2015-4-2 22:01
上次我摸了下机器,现在真想把paperwhite扔了

口水好久啦,可是好贵好贵啊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03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2:02
求支援,不多,支援我一半就好。要不咱俩凑份子

然后我拿机器,你留盒子?

作者: zmt    时间: 2015-4-2 22:04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02
口水好久啦,可是好贵好贵啊

拿这个钱买一堆纸的回来可破。。。

作者: ochl    时间: 2015-4-2 22:04
没觉得很蛋疼?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05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03
然后我拿机器,你留盒子?

日了狗了。这玩意儿貌似需要1499大洋?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05
zmt 发表于 2015-4-2 22:04
拿这个钱买一堆纸的回来可破。。。

没有大house装一堆纸书啊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06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2:05
日了狗了。这玩意儿貌似需要1499大洋?

即使是日版也要1100+{:soso_e139:}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07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06
即使是日版也要1100+

支援我600就好了嗯。都快日版KPW2的了
作者: zmt    时间: 2015-4-2 22:09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2:07
支援我600就好了嗯。都快日版KPW2的了

你支援我1100买个新的,我把我漏光的kpw1送给你[attach]1075462[/attach]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10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2:07
支援我600就好了嗯。都快日版KPW2的了

想想看你可以拿什么换这600块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10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10
想想看你可以拿什么换这600块

肉偿。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12
zmt 发表于 2015-4-2 22:09
你支援我1100买个新的,我把我漏光的kpw1送给你

翻滚吧牛宝宝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12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2:10
肉偿。

猪肉15块一斤,先从身上割40斤瘦肉下来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15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12
猪肉15块一斤,先从身上割40斤瘦肉下来

你来割吧,看你刀艺如何。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16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2:15
你来割吧,看你刀艺如何。

300元/工时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18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16
300元/工时

暂按照行业价格来吧。首先得有审查机关看你的技术文件是否过关。写一份工作大纲发给我,看看你如何下手的。大纲通过审查之后进入实施阶段,最后还要审查验收。全部通过之后才能具体施工。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28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2:18
暂按照行业价格来吧。首先得有审查机关看你的技术文件是否过关。写一份工作大纲发给我,看看你如何下手的 ...

首先你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答应你呢?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30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28
首先你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答应你呢?

母鸡~~~~~话说今天中午吃饭遇到一姑娘,咋一看吓我一跳,还以为你来了呢。转念一想那是不可能的。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2 22:32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2 22:30
母鸡~~~~~话说今天中午吃饭遇到一姑娘,咋一看吓我一跳,还以为你来了呢。转念一想那是不可能的。

你是这样的思念我啊。。。。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2 22:34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32
你是这样的思念我啊。。。。

是啊,思念成疾。日思夜想,黑卡快快来,让我爱抚。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5-4-2 22:49
读小说,基本上都不会怎样记的。像看电影一样,看后有片段的记忆,根本没必记。从前念中学的时候,看小说都搞些文句集录什么的,但后来都没什么用。因为顺手拈来的,都是有个文字的大概记忆,然后加以演绎。
作者: tommycai    时间: 2015-4-2 23:19
包里常备KINDLE,出差好伴侣
看得不爽就不读,读书何必强求
作者: 坦逸凌水    时间: 2015-4-2 23:19
我也在看全球通史,真的很多只能简略的看,看到感兴趣的熟悉的才能认真看进去……毕竟不懂的太多了……不能急,慢慢来。看得多了就好了
作者: xiaoym    时间: 2015-4-3 08:46
light0018 发表于 2015-4-2 20:54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太难啃,啃了一半放弃了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5-4-3 09:22
这楼歪的一塌糊涂幸亏各位单身党友人结束了这场秀恩爱,求烧死异性恋····
作者: 钢之写手    时间: 2015-4-3 09:26
看的过程做笔记,然后结合现实,历史思考书中的内容
作者: light0018    时间: 2015-4-3 13:09
xiaoym 发表于 2015-4-3 08:46
这本书太难啃,啃了一半放弃了

这也难啃……
看来只能读读网文了,您不是国外长大的吧{:soso_e144:}

作者: light0018    时间: 2015-4-3 13:10
xiaozuei00 发表于 2015-4-3 09:22
这楼歪的一塌糊涂幸亏各位单身党友人结束了这场秀恩爱,求烧死异性恋····

我可以保证本楼里秀出来的恩爱绝对不是异性……虽然我不太熟{:soso_e120:}

作者: 幽玄    时间: 2015-4-3 13:26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袁腾飞也推荐过这书,自己对这套书印象也深,我是2011年结婚登记那天,和老婆上街选婚戒,然后逛书店买了这套书《逝水年华》后来买了还没看,鸿篇巨制。
作者: 幽玄    时间: 2015-4-3 13:30
一本书我一般只读一遍,但喜欢的书会读2-3遍,比如二月河的康雍乾,还有《红楼梦》。特别喜欢的书我读过5遍,但不一定是名著,而是人物传记,比如杨者圣的《特工王---戴笠》,完颜绍元、李海生合写的《谍窟老魔---毛人凤》
作者: 幽玄    时间: 2015-4-3 13:32
我读书的目的更多是习惯,和一般的朋友谈话,我从不谈我读过的书。以前我以为博览群书的师兄给我讲过一句话,“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读什么书”
作者: xiaoym    时间: 2015-4-3 14:06
light0018 发表于 2015-4-3 13:09
这也难啃……
看来只能读读网文了,您不是国外长大的吧

好像看说明书一样啊,还没出过国飘过{:soso_e162:}

作者: getta    时间: 2015-4-3 14:25
sirenyoe 发表于 2015-4-2 22:32
你是这样的思念我啊。。。。

这算不算表白了{:soso_e122:}?
话说米人姐介竟然觉得1k4太贵了, 啧啧啧{:soso_e122:}

作者: 布篼篼    时间: 2015-4-3 14:30
每个人喜欢看的书是不同的,对文字的理解也是千奇百怪的,为什么要强求自己非要读懂这些书呢?是我的话,看不懂就不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放过自己吧~~~
作者: sirenyoe    时间: 2015-4-3 14:42
getta 发表于 2015-4-3 14:25
这算不算表白了?
话说米人姐介竟然觉得1k4太贵了, 啧啧啧

亚马逊怎么能违背它硬件不赚钱的宗旨呢



作者: strlen    时间: 2015-4-3 15:42
zmt 发表于 2015-4-2 22:01
发帖问,什么条件的光源看书感觉最好

日光是最好的光源。人造光源里白炽灯和卤素灯优于荧光灯,前者依靠灯丝高温发光,缺点是费电。
LED良莠不齐,主要是显色指数不足。便宜的连国标都达不到,高显色的很贵。

作者: 柏拉图的寂寞    时间: 2015-4-3 15:46
donpen 发表于 2015-4-2 19:34
听梁文道谈起过他读书的情况:关掉手机,一个下午坐着不动,每天如此。我想看书主要还是要专心读进去,而且 ...

曾经很喜欢文道。他还曾经说自己冲凉时候都在浴室装个架子看书,可能看的书类型不同吧..

作者: 柏拉图的寂寞    时间: 2015-4-3 15:48
如果把读书当成任务就没啥意思了..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易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5-4-3 15:56
《全球通史》名气很大,但我感觉有那么点流水帐、而且还是蜻蜓点水的意思,书中好多述评也感觉不痛不痒,不过也难怪,薄薄两本小册子,只能是本史略。《小王子》,我看过好几遍,确实什么都没有看出来,觉得有点厌烦。读书得有选择,有详略,但是很重要一点得沉心静气,得有时间、有心境,而且有的好书是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但还有很多好书是千万不能一口气读完、而是不得不经由反复中断和漫长的间隔才能读出个中滋味的。
作者: lijifan    时间: 2015-4-3 16:48
喜欢读书也是一种痴,希望小朋友们读一读《象棋的故事》作者是有直追契科夫才华的茨威格。
有人说,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禁欲,可以活很长时间,可那活那么长有什么意思。有些人认为活着不能读书也没什么意思,那就是读书读得病了。
以前我也好为人师,可我认为是好的书,别人不一定这么看,后来想想连自己姑娘都教育不好,还是算了吧。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4-3 16:55
这个问题可以翻阅精华帖  旧王孙兄有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这个话题太大了,像旧王孙 猫版这样的是智力过人,而一般人应该是找对记忆方法然后下苦功夫吧,而且下苦功夫最重要,旧王孙大 师背书都超过一万小时了

看书设备我看是Kindle为辅,纸质书为主,kindle 看书不如纸质书印象深,也不好笔记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3 17:09
pidan 发表于 2015-4-3 16:55
这个问题可以翻阅精华帖  旧王孙兄有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这个话题太大了,像旧王孙 猫版这样的是智力过人 ...

不喜欢电子书的原因也在于此,不好做记录。现在在用ipad mini看电子书,下载了个kindle软件

作者: cappuccinoalex    时间: 2015-4-3 17:21
随手做读书笔记,在留白处或者用便签纸写下来。然后有空的时候就整理下。要不然就是解闷散心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4-3 17:37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3 17:09
不喜欢电子书的原因也在于此,不好做记录。现在在用ipad mini看电子书,下载了个kindle软件

毁眼睛啊
我看不用纠结那么多,just do it,至于要信手拈来,背吧

作者: listentotime    时间: 2015-4-3 22:30
史书还是多看看吧,每次都能看出不同的理解来。最近正在带着阴谋论的思维看三国志。越看越觉得全是阴谋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5-4-3 22:40
文学类纯文字的我还是喜欢在安卓上用kindle,感觉比看纸质书效率高,明暗设置合理的话非常舒服。而且可以利用一切闲散时间来看。纸质书特别容易受反光影响其实看不舒服。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5-4-3 22:43
全球通史的好处是退开得比较远,全球历史按照流水账走一圈。缺点是很粗,但是优点也是同样,很粗,可以看清楚人类史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前面有笔友提到三国越看越全是阴谋之类属于看史看得细,不过如果粗看的话也就会认为政7治本来就全是阴谋,很正常。而这也改变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无非是出发点不同罢了。
作者: dl2007    时间: 2015-4-4 00:03
xiaoym 发表于 2015-4-3 08:46
这本书太难啃,啃了一半放弃了

此书读了一遍,最后的测试跳过

作者: 长安24    时间: 2015-4-4 01:33
读完,并且读懂《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行了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4-4 09:44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4-3 22:43
全球通史的好处是退开得比较远,全球历史按照流水账走一圈。缺点是很粗,但是优点也是同样,很粗,可以看清 ...

还是会有很多东西不明白的 它写得粗 那我们也只能看个大概了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5-4-4 10:23
喜欢的内容做点笔记 或者做签条
作者: xbwen329    时间: 2015-4-4 10:54
支持 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嘛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4-4 12:43
xiaoym 发表于 2015-4-3 08:46
这本书太难啃,啃了一半放弃了

这本书我也啃了  啃这一本有什么难  难的 难的以后用这本书的方法去啃别的书!最近看着 资治通鉴 流口水  下不了这个决心  工程太大了
作者: ttttt    时间: 2015-4-4 13:06
看来我最近在看《美女总裁的XXXX》要被鄙视了。。。掩面奔走{:soso_e139:}
作者: 三馀无梦生    时间: 2015-4-4 13:32
所有重要的话都已经说过了

书读得越多越有这感觉=w=


作者: chrisky    时间: 2015-4-4 16:57
我自己的习惯是,除非是学习、工作中必须阅读的那些东西以外,别的书我都:不定时、不定量、不定内容、不定目标。那些你感兴趣的书,就会不自觉的读很多遍,印象也就深刻很多。
作者: 公子高    时间: 2015-4-4 22:02
《全球通史》《乌合之众》这两本书其实是科普类畅销书,读过一遍即可,书中内容多有讹夺,不值精读。
作者: 公子高    时间: 2015-4-4 22:06
zmt 发表于 2015-4-2 22:01
发帖问,什么条件的光源看书感觉最好

夜间纸质书党的选择——卤素灯。
作者: zmt    时间: 2015-4-4 22:12
公子高 发表于 2015-4-4 22:06
夜间纸质书党的选择——卤素灯。

要用21eV的氦灯呢还是40eV的氙灯呢

作者: 公子高    时间: 2015-4-4 22:16
zmt 发表于 2015-4-4 22:12
要用21eV的氦灯呢还是40eV的氙灯呢

不懂...{:soso_e127:}

我用的就是欧司朗那款33w的卤素灯,再进一步的,就没有研究了,确实比LED的灯更舒服。



作者: zmt    时间: 2015-4-4 22:18
公子高 发表于 2015-4-4 22:16
不懂...

我用的就是欧司朗那款33w的卤素灯,再进一步的,就没有研究了,确实比LED的灯更 ...

其实那是卤族元素旁边那一列的。。。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4-5 07:58
lijifan 发表于 2015-4-3 16:48
喜欢读书也是一种痴,希望小朋友们读一读《象棋的故事》作者是有直追契科夫才华的茨威格。
有人说,不吃肉 ...

禁欲你确定可以?适当性爱有益健康吧

作者: lijifan    时间: 2015-4-5 08:28
pidan 发表于 2015-4-5 07:58
禁欲你确定可以?适当性爱有益健康吧

朋友过虑了,只是举个例子,不是现身说法。
作者: yuyuaiai    时间: 2015-4-6 09:53
pidan 发表于 2015-4-3 16:55
这个问题可以翻阅精华帖  旧王孙兄有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这个话题太大了,像旧王孙 猫版这样的是智力过人 ...

看书还是纸质版的舒服,沙发,床,随意一躺,就看了。看完合上,梦会周公。
作者: yuyuaiai    时间: 2015-4-6 09:55
公子高 发表于 2015-4-4 22:02
《全球通史》《乌合之众》这两本书其实是科普类畅销书,读过一遍即可,书中内容多有讹夺,不值精读。

心理学,比较想看荣格的心理类型学。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4-6 10:02
yuyuaiai 发表于 2015-4-6 09:55
心理学,比较想看荣格的心理类型学。

想看还是看过了  我也想看 买了全集  发现完全看不懂 涉及知识面太广了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4-6 10:03
1.《全球通史》——被误读的“通史”    “读历史先读通史”是个合理且普遍的观念,这本书名宏大的著作很容易让人产生一本书打通全世界经脉的幻觉,将之列为学习世界史的首选,然而若真想对世界历史有一个符合现代思维“贯通”的理解,这本外行首推的书可能并非首选。  实际上,《全球通史》的价值并不在于贯通了历史,而是彼时史学家对打破西方中心论的一次初级尝试。作者要展示的,恰恰不是全貌,而是当时条件下的一种探索,一种观念的革新,而这种学术史的角色,却并非多数读者所预期的。  这种尝试难免会有史料准确性的问题。以《全球通史》里的中国为例,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经常能展现其以微观视角切入观察的问题意识,比如引用盐铁论来阐述汉朝的贫富差距,再如把太学的开办视为科举的开端——隋文帝则只是恢复了汉制。但是,他同样也有类似于汉分三国是因为它“被突厥-蒙古入侵者打败”的粗率结论。因为作者的中心使命是要把全球看为整体,所以他相当关心亚欧大陆两端的往来,又因为“分辨率”上的缺陷,他认为汉朝北面的匈奴就是入侵欧洲的Hun人,将罗马帝国覆灭的最后一根稻草与汉武帝发动的战争联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并不是一个中国通,他只是接纳了当时学界关于中国的一系列主流认识来构建其史观,在纳入其全球史体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  《全球通史》赋予明朝以前中国的地位,大概不低于中国国族主义学者所为,同时,作者也接受了他的中国同行关于中华文明具有极强同化力的说法。但为了将中华文明的发展纳入全球史进程当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很自然地斩断了中原王朝文明与炎黄神话体系之间的联系——他认定的古典文明中心依然是近东和中东。于是乎,《全球通史》便将文明起源的交汇融合也带有选择性的拼接起来: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商人兴起于西北大草原,他们间接得到了中东冶铸青铜和制造战车的技术,利用这些优势,征服了尚处于新石器时期的华北村社,商朝种植的作物、养殖的牲畜……一干技术都可以追溯到中东发源——但商人还是被中国当地土著的文化给同化了。  相当一部分拜《全球通史》为经典的人,对作者在全球史观方面的开创性到没有太多感觉,反而记下了很多有待求证(或已被证伪)的史料,这不能不说是对经典的最大误读。  有趣的是,这位反西方中心论的学者在《全球通史》讲到西方部分时,倒显得极其游刃有余,甚至有力地颠覆掉了一些传统史学观念,把它叫做《全球视野下的西方通史》似乎更加恰当。例如,作者摒弃了“黑暗中世纪”的陈旧史观,不再过度吹捧希腊、罗马的文明成就,承认欧洲在中世纪的进步大于整个古典时期,再比如他意识到封建制度下的无限可能,明言打破大一统的欧洲是人类历史的例外,而正是这一例外孕育了现代文明。  由于东西方文明叙述详略的失衡,他笔下雅典诸贤的思想、智识成就也远比伊斯兰学者、印度哲学家和中国诸子百家要精彩动人。当然,这不是作者自相矛盾或有意为之,而是阿诺斯作为第一位平等看待世界文明的欧洲人,很难把未知的地域描述得和故土一样周到详尽。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6 16:29
yuyuaiai 发表于 2015-4-6 09:55
心理学,比较想看荣格的心理类型学。

看了,看不懂,直接扔一边去了。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6 16:30
yuyuaiai 发表于 2015-4-6 09:53
看书还是纸质版的舒服,沙发,床,随意一躺,就看了。看完合上,梦会周公。

这倒是,纸质书看起来确实要比电子书舒服,但是便携性确实没有电子书方便。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5-4-6 17:18
公子高 发表于 2015-4-4 22:02
《全球通史》《乌合之众》这两本书其实是科普类畅销书,读过一遍即可,书中内容多有讹夺,不值精读。

恩。铺垫基础知识,不能也不需深究。
不过从铺垫来说,很到位了
作者: cacti    时间: 2015-4-6 21:48
KPW,最近在看唐德刚的《晚清70年》和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作者: 小号100    时间: 2015-4-6 21:55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4-6 17:18
恩。铺垫基础知识,不能也不需深究。
不过从铺垫来说,很到位了

通史类的不指望研究研究多么深入,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

作者: cacti    时间: 2015-4-6 22:01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6 21:55
通史类的不指望研究研究多么深入,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

《全球通史》还是很不错的。大致的线条都在了,看看大势,基本规律。挺好的书。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5-4-6 22:20
本帖最后由 韦伯猫 于 2015-4-6 22:28 编辑
小号100 发表于 2015-4-6 21:55
通史类的不指望研究研究多么深入,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

不同意这样的说法。通史这种东西,其实是最难的。真的要说史的研究,那就是回到考古学上的研究,一切讲究证据,尽可能往细节走。但是这种东西出了圈子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是通史类的东西才是最难的。至于退到多远,如何取舍,这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搞定的。

但是任何人真的对任何史感兴趣,你去搞清楚真正细枝末节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比如音乐史里面,乔治桑和多少音乐家睡过,哪些音乐家是生梅毒而死之类这种真正细枝末节的东西,当花絮看看提高下兴趣而已,对于理解学科没有任何帮助。

这就像为什么大学里都尽量会要求最牛的教授上一二年级的入门课,而让讲师助教去上高年级的课,至于硕士么,有博士带带就可以了,这都是同样的道理。

入门,是最难的事情。

为什么我一直推荐《全球通史》和《宗教简史》这两本书给他们入门用,因为这两本东西的史学观点还是非常正常,他们不需要去介绍秦朝2个皇帝和尼禄、中世纪这些时代的嗜血(甚至于都没有提到那个时代的嗜血),而是很自然的将这些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去讲。包括接近于最早的有记录的文明的描述,对于早期人类无法区分宗教和自然科学等等这种观点都是学术上非常严谨的观点。这并不是什么早期人类的迷信,即使是宗教,也是他们在积极探索自然的必然结果。这几本书都是贴着这种必然性的脉络在书写,从古往今一路写下来,对于厘清思路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反,如果专注于历史上的细枝末节之类,什么樊哙举举玉珏之类的小故事,对于历史观,都是可有可无的花絮罢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5-4-6 22:38
pidan 发表于 2015-4-6 10:03
1.《全球通史》——被误读的“通史”    “读历史先读通史”是个合理且普遍的观念,这本书名宏大的著作很容 ...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通史》,这个说法的确很恰当了。

我觉得这本上下册的书,最主要的贡献还在于,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了大部分的事件,包括战争的动因,这点上虽然很多人都这么做,但是能够把基本上西方的大部分东西全部梳理在这个脉络下面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他对于东方的理解和叙述中的误差,我觉得大家知道这是此书写作时候的历史局限性也就可以了,也不是太有所谓。而本来,介于东方文明和西方之间的那么多文明,本来东西方就没有直接的交流,全部依靠东西方之间的这么多国家民族的战争,贸易,探索行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宗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这些东西说到底到现在考古学依据也不是很多。大部分东西还是空白。但是这点点滴滴的确实又的确推动了东西方的变化,又是各自很多重要历史变革期的导火线。这些部分其实挺好玩的,通史通史自然是需要依靠这些东西去吧所有的东西串联起来。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4-7 09:04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4-6 22:38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通史》,这个说法的确很恰当了。

我觉得这本上下册的书,最主要的贡献还在于,用经 ...

学习
我看书也属于那种只能提炼一些思想然后记住,细节基本全忘记的那种
但是已经很有用了,对我帮助很大
但是最高境界还是旧王孙那种,全局和细节兼顾,他有时一个文字也能展开一大段,那叫一个严谨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