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83|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本网络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3 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祗园 于 2013-9-3 23:33 编辑

天涯ID“贺六浑”的《天野苍茫》,以南北朝为背景。严格来讲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小说,没有穿越、盗墓、言情等等,是正统的历史小说,只不过以连载的形式发在天涯,至今仍为完结。

小说有很强的军记物语风格,气势雄浑沉郁,强烈的阳刚之气,对战场细节的描写非常精到。目前连载到高长恭首次出场,对比现正在热播的兰陵王,就可发现这部电视剧有多烂了

节选:


熊胆胜八尺之躯
......
李弼的弟弟李摽字云杰,驰马入阵厮杀。李摽身上披着漆成褐色的两铛铠,战马的身前也挂上铁甲防箭。他身高不足五尺,左手握了一张弓和三支箭,隐身鞍甲之中躲避箭雨。他瞅准一个骑士策马挺槊而来,突然立起身来拨转马头,让战马侧面对敌横跑。向左侧转身,右手持箭勾弦,一箭射出,正中骑士面门,那人当即仰面落马。这样冲了几次,箭囊中的箭都用完了,他就抽出环首刀来斫砍。正好东军都督相贵同他相遇,相贵用槊挑刺,李摽缩身马鞍之间,借两马相错之际,突用刀前斫,斫刀狠狠地砍在相贵的胸甲上,自右乳过,刀口当即就卷了起来。相贵剧痛惨呼,抱鞍而走。东军骑士见到,连呼:“此小儿甚是厉害,要离他远点。”因为他矮小,东人误将他当作小儿了。

李摽横冲直撞,直抵宇文泰中军之处,将斫刀往地上一扔,说道:“此刀已不中用哩,与我换刀。”宇文泰见斫刀血迹斑斑,刀锋上缺口连连,而他所骑之马,前胸铁甲上插满了箭羽如同刺猬一般,惊叹道:“见此刀就知杀敌多少,男儿身怀熊胆,何必八尺之躯!”命随从换一把斫刀与李摽,又与之一个盛满五十支破甲箭的箭囊。李摽接过刀和箭囊,重又冲入阵中。
宇文泰帐内众都督,见李弼、李摽等冲乱东军阵容,也都奋勇挥槊厮杀。

耿令贵避开彭乐后,心中羞愧,于是不顾生死,追逐东军搏杀。反复数十次,槊杆断折,箭也耗尽,暂时退到后面。宇文泰见他所骑战马口吐白沫,四蹄打颤,就将从骑战马与之交换。他穿的白色戎服与浅色铁甲,如今都已染成红色,而血污与汗混合抹在脸上,面目都不易分辨了。但他杀人虽多,但不及斩首,马鞍之旁尚且空空如也。宇文泰感动其奋勇,鼓励他说:“观君甲裳,足知杀敌之多,何必刻意数级!”
有赖右翼的横击,东军冲击已被遏制。而左拒赵贵所率之军,则遭到东军猛攻。

东魏薛孤延率百余铁骑冒箭矢入阵,铁马往来撞击,不及躲闪者迅即被撞飞去。如此往来蹂躏,西人阵脚不稳,场面趋于混战。幸好地势狭小,西人纷纷集结成小方阵,用长戟厚楯阻挡骑兵冲锋。东人骑兵虽多,但不能展开围攻,只能轮换入阵,出而复入,往来厮杀。

西魏都督王劢,乃是太尉侍中王盟之子,在长安为散骑常侍、千牛备身直长,领禁军宿值皇宫。此时就在左拒作战,身边所率禁兵子弟,多所战死。他环顾周围,敌骑环绕纵横,而身边只剩下了沙门僧人惠臻和苍头五相两人。王劢身背两百余箭,都是当年在洛阳精工制成,专用于破甲,箭头极长,锋利无比。他张弓直射,中着无不当即毙命。五相则在他身旁持矟刺马,东人不敢近前。

惠臻是西域胡僧,当年身背传国玉玺,随孝武帝和南阳王一起入关,为御前持刀。他当天在法衣外披褐色两铛铁甲,将腿上用白布缠起来,跨在马上用斫刀近战。东人用长戟刺他的马,乱矟齐下,马胸上面扎满了血窟窿。他连忙从马上跳下来,钻身躲到旁边芦苇之中去了。这个时候他看见一骑缓步策马经过,就突然跃起来斫断了马腿。马上的人一落马,不等爬起来,被他扑上去按在了地上。落马骑士是东魏都督刘侊乐,他被惠臻摁在地上,脸浸在泥沼中满是泥污,虽然用力挣扎,无奈对手力气太大,无法挣脱。侊乐见他伸出千牛刀来刺颈,痛声大骂:“羯奴!畜僧!身后入阿鼻地狱!”惠臻不顾他的叫骂,连声高诵佛号,一边强行把他的头割了下来,扔到旁边的血水洼里。

王劢和五相被敌骑围住苦战,王劢的箭已经射完了,东人蜂拥而上。王劢与一敌对刺,各自洞胸而立,而气息犹存。东人为救自己弟兄,用斫刀分解了他的肩头,把他的双臂都剁了下来,他才咽了气。
五相身中十余疮,浑身赤红,随后又被一支箭射入左眼,顿时血流满面视野全无,他挥矟乱击,直至气息全尽,死的时候手拄长矟而不倒。东人为之动容,相顾说:“闻听关西猛士,此人应该就是吧!”却不知道他只是一个军奴而已。
此时东军已被李弼等切割为数截,西魏洛州刺史泉元礼自中军领骑兵来救左拒,收王劢尸。惠臻伏尸痛哭,呜咽说:“万岁宫中禁卫,千牛备身勇士,如今都已经死尽了。留下一个胡人惠臻,回去如何向陛下交待!”于是就跪在尸体旁边,唱经为之超度。

泉元礼率军奋进冲散东人骑兵,赵贵的左军也乘机反击。
赵贵军骑士长孙慈追上了一个东人骑将,见他腰缠金钉腰带,身上的铁甲上插满了箭羽而没有射透。长孙慈心想,此必是贵人,不要放走他。于是并马追上他,捉住他的腰带,把那人扳到自己的马上。那人用力挣扎,举手打脱了长孙慈的兜鍪,两个人在马上扭打起来,又一起跌落到地上。不想那骑士盔甲太重,摔下来后竟然不便于起身,就被长孙慈按住了。长孙慈使劲力气压住他,喘着粗气吼道:“俺曾在龙门手刃老虎,今日岂会让你逃去。还不唱经早求解脱!”说着腾出右手,抓起地上的铁兜鍪猛击那人的头脸。待那人渐渐失去抵抗,他起身到马上去找武器,结果只有弓袋里的弓还在,他就把弓弦套在俘虏的脖子上,活活把那人给勒死了。
......



一百零八 两军对冲

西人的军阵中开始击鼓,黑牛皮战鼓擂起来,就像一阵滚雷沿着山顶炸响。各部的军旗随之陆续举起,军士都将拄地的长矟提起来,慢慢向前移动。
   
    在中军的最前数排,近半数都是鲜卑下马骑士,他们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虽然甲胄形制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都戴铁兜鍪,用小铁环顿项覆盖面颈,身披明光或者两铛铁铠,披膊延至手背,甲衣连膝,脚下是鹿皮或者牛皮的靴子。一手握长矟,一手握斫刀,但并不带盾。长矟上的小旗,和足下的靴子,说明了他们下马骑士的身份。他们的马和弓矢都在军阵的后面,如果上马追敌,则将恢复其骑士的本来面目。
   
    各汉军的前排主要由各军主和经挑选的军士组成,甲衣就更加杂乱,多数都是两铛甲,鲜有明光铁铠,皮甲也不在少数,为了防护,很多人都把盾牌套在左臂上,这样就只能在右手握一个武器,要么长矟,要么斫刀。
   
    整个中军的后排,几乎都是一手盾牌,一手长矟的步兵,矟尖没有小旗,而且很多其实就是带钩的长戟。他们身穿戎服不披甲,或者就是圆领齐膝的布衣。讲究点的用皮带束腰,悬挂胡制短刀,另些人甚至拿绳子随意系在腰上。他们的脚下是布或皮做的鞋子,当然也有靴子,没靴子穿的人,把长裤褶用带子扎起。这些人虽然不披甲,但大多带弓矢,皮囊裹箭挂在腰间,步兵的弓比马上的更长,他们把弓穿过头背在肩上。
   
    除了没有多少汉兵,左军和右军的装束也是这样的。
   
    宇文泰看见胡僧惠臻站在中军阵中,正准备往头上套铁兜鍪,就叫他过来。惠臻穿着漆成深黄色的明光铁铠,腰甲下面围着铁环锁子甲,长度及膝,灰白色的法衣从里面露出来,被铁甲磨烂的痕迹历历可见。在他黑瘦的脸上皱纹纵横,环颊的须毛中,依稀已有少许的灰白色了。宇文泰对惠臻说:“将士们就要经生死之战,法师给唱经几段,为我们祈福吧。”
   
    哪知惠臻摇着头,一脸不在乎地说:“自古战场之上,只有勇力者胜。就算是弥勒菩萨附体,也需得持槊入阵厮杀,唱不唱经,关此甚么用?我只唱些经文给亡人追悼,杀人之前不做此念!”说罢,用长矟戳地,朝宇文泰躬身拜别,旋即提矛转身,追赶队伍而去。
   
    宇文泰的亲信都督贺兰祥在中军之中,他对两旁的从骑说:“五年之前,我阿干贺兰炽在沙苑渭曲被彭乐割去了头颅【1】。我当时年幼,不能为兄报仇,引为恨事。如今我已壮年,彭贼已老,倘若在阵中遭遇,我等必往前死打,莫放过他了。非得生剥其面皮,割头做成溺器,否则难泄杀兄之恨!”从骑皆举矟高呼相应。
...............



一百二十六 惠臻自焚
   
    正值西人溃败之际,西域胡僧惠臻却因伤重留在了战场上。一日恶战,他身中十余箭,拔不出来,只得一一把箭杆折断。铁簇箭头撑开了锁子甲铁环,留在体内,使得他举手抬足,都觉得疼痛难忍。而大腿上被一槊创,虽未流血不止,但创口极深,大腿几被刺穿,血肉洞中依稀可见白骨。战地马蹄纷飞,卷起蔽天的尘障,砂土乱扑,簌簌地吹到大腿的创口深处,与筋肉粘连在一起,煞是可怖。
   
    半日前东人被击走,惠臻走不动,一直坐在地上看着西人取马追敌。午后,他随身的弟子找了一匹无主的马,想把他扶上去,但他身材极为高大沉重,如今伤重,根本无法上马。他就把长槊插在地上,马缰绳系在上面,吃了些包裹里的干酪,仍旧坐地休息。
   
    等到东人骑兵重新出现在对面坡上,开始跑马反击后,万骑纵横驰骋,东人步军跟进搜杀,惠臻身边的随从都在慌乱间四散走了。只是他们畏惧惠臻平时的厉害,没人敢去抢夺那匹马,那马还照样栓在矟杆上面。东人骑兵冲来,惠臻就趴在地上不动,如此躲过了几次杀戮。
   
    眼见近前没有东人,惠臻尚想求生,拼了命拄着弓单腿撑地,慢慢站起身。他回头去找马,却发现那匹马自己噬断了绳子,随其他马群跑掉了,只留下半截绳子还吊在矟杆上面。
   
    惠臻见随从马匹散尽,心中大悲,脱口骂道:“腌脏奴辈,大难当头只顾自己跑了!”
   
    突然身侧有人低声说道:“师父,阿兰那还在!”转头看时,原来还有一个弟子陪在身边。此人是西魏宗室略阳王的第三子,因幼时多病,寄养在佛寺,起佛名叫阿兰那,今年才止十五岁。阿兰那流着泪对惠臻说:“弟子愿与师父同生共死,即便飞赴黄泉佛国也不离去。”
   
    惠臻见他如此单薄柔弱,也不禁悲悯起来,叹息道:“我一生出入战场百十回,只有我杀人,哪有人杀我。今天这仗打得太凶险,这条命怕是保不住了。你年幼柔弱,东人杀你,就像折根芦苇一样,却是可怜。”
   
    他把一只手搭在阿兰那肩上,另一只手撑着弓梢,拖了腿走。每走一步,就剧痛一次。走了数十步,痛彻心肺,连眼泪都一起掉下来了。
   
    惠臻自知不能免死,摆摆手说:“不走了!生如金刚,死时怎能做兔子。”他抬头看见十数步外有一株桃树,枝杈几乎都被打掉了,矮矮地立在那里。就靠着阿兰那,一步一挨地走到树旁,慢慢地坐下。那桃树本已开花,无奈身处战地,枝败叶落,花瓣零碎,遭风吹和人畜践踏,几近无存。偶有点点绯红,散落在泥里。
   
    惠臻伸出血手,自泥土中抠出一片桃花,念偈道:“深谷之中,寂然开过,却为战祸,如之奈何?”
   
    突然一东人骑马奔过,惠臻不慌不忙,举弓握箭,做防御势。东人并不靠近,策马奔去。
   
    惠臻连忙对阿兰那说:“你本没有伤,还是赶紧朝西逃命去吧。你是拓跋家,当今天下本是你家的。连年来巨寇强臣,各逞一时之能而已,日久天长,你家还能坐稳江山。去吧!”
   
    他把箭囊解下来,又把随身缠在腰甲里面的一个小布包裹取出,取出随身重物,所有这些,除了一个火镰,都交与了阿兰那。还有一个小瓶子,装的是敬佛香油,却把它留在手中。他见阿兰那求生念起,只是尚有踌躇,就呵斥道:“咄!咄!快去!”
   
    见他跑远,惠臻才把那香油,在身上都抹了倒了。不管周遭人喊马嘶,朝西方跌坐定,打起火镰,点着了衣服,连忙两手合掌。这时火焰腾的窜起来,燎过去把桃树也烧起来了,附近搜杀的东人都一时朝这里看。而惠臻仍合掌不动,嘴中念佛之名,又用胡语说道:“弟子生于阿婆罗迦叶那什那地,幼年既证我佛种种妙端,舍身求诸庄严诸善道。此后辗转各处,更来到赡部洲摩诃支那国,一住凡历十余载,与支那国主生诸般因缘,见其贫贱富贵生死诸般景象,乃知摩诃万象皆即空无,生无常驻,愿脱此躯壳而去!”说罢连颂佛号,而烈焰升空,早吞噬了他的头颅,剥剥地火焰声,包裹住了这胡僧和桃树,念佛之声,已然听不到了。


阅读链接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5&idArticle=63826&flag=1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05101-1.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3-9-3 23:50 | 只看该作者
读楼主所选片段感觉行文像日本的历史类小说,又有点像史书的白话翻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羽暘


    军记物语风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9-4 0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羽暘


    军记物语风格啊
祗园 发表于 2013-9-4 00:03



   读着不是很习惯,正如之前读日本那些历史小说一样,感觉直接读史书更有文字之美啊(毕竟这个不是白话小说,是以史实为依据的,我更倾向于读史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羽暘 这本是真正的小说啊,除了主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是真实的,其他事件和细节都是作者虚构的,不存在文转白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9-4 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羽暘 这本是真正的小说啊,除了主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是真实的,其他事件和细节都是作者虚构的, ...
祗园 发表于 2013-9-4 00:23



   哦,懂了~~我理解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4 08:4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好看。

作战那些 马甲上插满了箭羽如同刺猬一般----身上的铁甲上插满了箭羽而没有射透-------槊杆断折----------这些描写,属于基本的军备常识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洗心堂主
    错在哪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9-4 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祗园


他根本不懂怎么射箭的 当时都是大战团1000-5000人齐射 第一种仰射 :靠集团密度远距离大角度45度最大距离抛射 一般300-400米顺风更远。那么基本都落人头顶或马头马背。无非2种可能,弹掉或刺入---------不可能自相矛盾扎在家上人马无事。另一种平射:百米内的精度,加上迎面骑马对冲的加速度,穿透力更强,扎成刺猬了都一点没事?

槊杆也好枪杆也好,不是我们现在看的白蜡杆一插就得了的----------那个时候都是硬木杆,青冈、枣木、核桃楸,枪杆外围2种保护:早期的木芯,再编上竹丝,鬃大漆-----再用细铜丝缠绕再鬃大漆;后期的直接用筷子粗细的八棱铁条2-3根象蟠龙似的围绕枪杆缠上;这样刀砍不断也基本不会轻易折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4 0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洗心堂主 于 2013-9-4 09:44 编辑

明光铠 就是整体重型铁甲 穿了这样的甲落了马基本就是乌龟了,站都站不起来了。步卒不会穿的,一般的偏将都置办不起。以这样的甲,唐宋以降,和弩一样严禁私人拥有和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1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祗园 于 2013-9-4 10:23 编辑

回复 9# 洗心堂主
    有种可能是进入混战后大队分割成小队作战,双方小股骑射存在命中率和杀伤力的问题,或许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另外人穿重甲,箭镞射入不深的话继续作战还是可以的,比如小商河的杨再兴。
槊的确不是现在影视中弹性很大的白蜡杆,文中描写在用马槊冲锋时在两军接阵槊尖刺入对方身体的瞬间要放手,否则冲击力会折断手腕。如果是弹性大的杆子应该不需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洗心堂主
    明光甲不能算整体重甲吧,应该是在两当甲前胸后胸加打磨的甲板,护肩和披膊另算,下身着甲裙。明光甲在南北朝应该只有中高级战斗人员才能穿着,普通军人应该穿两当甲或皮甲。有些将领会穿两层铁甲提高防护力,但动作会受到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9-4 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祗园


    你再去查下资料吧 明光铠其实就是板甲 整张钢铁板钣金成型的重甲 类似欧洲的肌肉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9-4 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祗园


    又回到了老问题 金属重甲只存在箭弹掉(没伤害)或射入(对人体有伤害)两种情况

                         还有一种时重点保护的轻甲,前后护心镜是金属其他部位是皮甲可能射而不死 但都射成刺猬了 估计也是很严重的伤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洗心堂主
    唔,晚上回家再查查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9-4 11:28 | 只看该作者
网络小说就是混日子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9-4 12:54 | 只看该作者
每次看到中古时期的战争描写都头昏脑胀,幸好滑膛枪把那个时代终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9-4 19:22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古文不古文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9-4 20:10 | 只看该作者
看网络小说就是为了解压的,研究的那么明白太累,失去本意,失我本心了,就像看百家讲坛那种心态才对。主要看看人家怎么把本来没意思的事,讲得或写的那么婉转动听,娓娓道来,曲折生动。令我辈叹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洗心堂主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92页南北朝时期:“明光甲是一种比较精良、贵重的铠甲,不仅有披膊、腿裙,还有由原来的盆领变化而来的护项,防护面积明显比其他各种甲都大。除了胸背甲是整块的甲片外,其余都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明光甲其名,可能与胸背甲上的圆护有关。从魏晋时期起,铠甲已大都使用钢铁制造,但铁甲易锈蚀。为解决这个问题,制铠匠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钢铁防锈,除了髹漆外还可以水磨,水磨以后不仅不容易生锈,而且还能产生明亮的反光,特别是在阳光下,使对方因目眩而影响视觉,从而给皮甲者创造有利的攻击机会,于是,他们别出心裁地在胸背甲上特地安上两个凸出的圆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9-7 22:31 , Processed in 0.0927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