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刚入手2000的时候还是3月底,拿到手上,果然和图片看到的一样丑。第一次拥有了金笔和活塞笔,等到又入手了4001的土耳其蓝,迫不及待的灌上,丰沛的出水果然有别于以前的钢尖,那软绵绵的书写手感真的很爽,不过挂纸非常的严重,倒不是说会卡到纸屑,就是转弯的时候不很顺畅,EF确实很细,铱粒小到几乎看不见,不过形状到是刀锋打磨的样子。笔尖本身很硬,一划就可以在纸上留个影子,然后可以看到墨水的回流,造成颜色的深浅变化,真的很有感觉,于是乎很高兴的把此笔作为日用笔,各种做试题,做笔译都是用2000,不过这些都不是非常多的消耗,我写的最多的就是抄单词,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背单词确实枯燥,有只笔来帮助记忆是再好不过的了。于是先用铅笔帮助记忆,再钢笔抄一遍,转眼4个月单词也背了不少,专八只差3单元就背完的时候,我发现2000的下水已经让我无法忍受了。所谓的EF尖已经不能算是EF了,至少是F。 \
下图是买回来不久的时候:
这时我的笔已经磨合的差不多了,顺滑,但是还是挂纸。。 然后是中期,大概2个月前,笔迹开始变粗。
其实我是早就发现这个笔是越写越粗的,但是到此都是我能接受的范围。 直到前天。
比划出现分不出来的情况……这是我忍受的底线了,这个粗度已经影响我爬格子了… 我一直用同一支笔,同一款墨水,在同一种本子上,是同一个人写字,开始的字和后面的粗细度已经完全两样了… 万般无奈,我也在想原因,2000的出水是可以调的,不过我查了帖子,自然也知道默认是最小的…但是在拆之前我还是认为可能墨水老流动把那个滑竿冲大了…于是我做出了愚蠢的决定,拆笔… 2000真的不难拆,用针挑了那橡皮圈后,就很简单了….发现下水确实是最小后,没办法只好装回去…但是笔的下水太大,字太粗,写起来很不爽,心想反正拆过了,再拆想想办法,于是折腾了一下午…最后想到了用保鲜膜覆盖鳍片,绕了两圈,装回去,下水确实小了,不过又太小了… 不过我也发现一个事实,下水小到几乎没墨水的时候,我的字迹还是比刚开始粗不少… 不得不说…这只笔最顺手的时期已经过去,照这个趋势下去只会越来越粗… 反正折腾了很久,最后我也没办法了,就装回去,但是那2000的笔杆和笔尖的拉丝的缝缺不知怎么的,总是对不起,折腾半天笔还是没达到满意的效果,使我心情不好,于是尝试各种方法想拧成完美的状态,终于……….滑丝了….最后全滑光了….现在笔是拧不上了…好好一只笔,终于废掉了…可惜上水系统什么从没出过问题…此笔只能扔桌里了,是修不好了…其实,最后发现拧不上的原因就是那保鲜膜...2000算的很准,笔舌+橡胶圈的厚度刚好能让笔杆拧紧,我加了保鲜膜,别看这么薄,就是拧不上了,结果用力就悲剧了...它丫的也算太准了吧...真是没想到,下水修好了,笔却费了... 心里很后悔,不过其实想想,就算我能把笔恢复到拆笔前,那又怎么样呢…那刚磨合好的感觉再也回不来了…就算不拆,那么粗的笔迹我迟早也要换笔的… 都说笔是越写越粗,不过好像大家说的是用笔的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EF玩到M,B…03B.. 可是目前我发现自己还是很敏感粗细,作为学生,爬格子还是EF为佳,只是书写量还不算小,我可以咬牙再买个2000,但是又担心半年后,笔迹又变粗……..虽然不知道原因,难道是铱粒磨粗了,抑或是金片的弹性变小使开缝变大? 现在没了日用笔,短期之内还是要搞只笔的,要不又要回到钢尖时代了…用过金笔再用钢尖的,确实挑剔起来了… 顺便求教各位大侠,有什么笔手感与2000接近,EF与2000的EF相等,而又能书写半年后笔迹不变粗呢…..M800的 EF尖能与2000的EF相当么… 总之,2000在保持良好的书写手感存在几个大问题,笔握裂的问题,我也有,买来没几天就发现小裂痕.但是毕竟不影响使用,而书写角度是硬伤,知道前天,笔都磨合成笔迹变粗了,书写角度还是不行…其次,那拉丝的缝对不准是不小的问题….而且此笔并非完全圆柱形,有点扁的,如果不对准,完全可以摸到突起,比起裂缝,非常影响心情,这也使我笔坏的诱因,虽然根本原因是我手贱……. 最后一句话,血的教训啊,拆笔有风险,手贱需谨慎…….. |